线绳驱动机械作为一种新型机械手,其应用越来越。现有的线绳驱动机械手为了提高灵活度,常在手腕与手掌的连接处设置多种摆动或转动机构,结构复杂、体积较大。技术实现要素: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线绳驱动机械手,其通过相互铰接的手腕和手掌实现了手掌的翻转,通过套设在铰接杆上且一端连接在手腕或手掌上的复位件,实现手掌在翻转状态和展开状态间的切换,在满足翻转需要的同时,简化了结构、缩小了体积。4.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5.线绳驱动机械手,具有翻转状态和展开状态,包括通过铰接杆铰接的手腕和手掌,所述铰接杆上套设有一端连接在所述手腕或所述手掌上的复位件,所述复位件使所述手掌由翻转状态复位至展开状态。6.如上所述的线绳驱动机械手,所述复位件的数量为2个,两所述复位件在所述铰接杆上间隔设置。7.如上所述的线绳驱动机械手,所述复位件为弹簧。8.如上所述的线绳驱动机械手,所述复位件一端与所述手腕相连。9.如上所述的线绳驱动机械手,所述手腕和所述手掌两者中的一者上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在所述手掌翻转到位后与两者中的另一者相抵以限制所述手掌的翻转角度。10.如上所述的线绳驱动机械手,所述手掌上设有用于固定牵引绳的固定件。如东大元自动化,机械臂行业的佼佼者。上海小型机械臂
线绳驱动机械手,所述固定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固定件在所述铰接杆的轴向上间隔设置。12.如上所述的线绳驱动机械手,所述铰接杆上转动连接有用于缠绕牵引绳的滑轮。13.如上所述的线绳驱动机械手,所述手腕包括铰接在所述手掌上的转动座和与所述转动座形成装配腔的壳体,所述装配腔内设有使所述转动座绕所述壳体轴线转动的动力机构。14.如上所述的线绳驱动机械手,所述手掌包括与所述手腕铰接的掌心和铰接在所述掌心上的多个可曲伸的手指。15.如上所述的线绳驱动机械手,所述手指包括多个依次连接并可相对转动的指关节,多个所述指关节相对转动时使所述手指弯曲或伸展。16.如上所述的线绳驱动机械手,所述指关节上设有铰接部,两相邻的所述指关节中,一所述指关节上的所述铰接部与另一所述指关节上的所述铰接部铰接。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18.本实用新型通过相互铰接的手腕和手掌实现了手掌的翻转,通过套设在铰接杆上且一端连接在手腕或手掌上的复位件,实现手掌在翻转状态和展开状态间的切换,在满足翻转需要的同时,简化了结构、缩小了体积。 江苏大型机械臂机械臂多功能集成,如东大元一机多能。
利用线性插值将各机械臂的运动轨迹发送到各机械臂,实现对双机械臂的控制。进一步地,步骤1所述根据点云数据构建目标物体空间模型,具体包括:步骤1-1,对点云数据进行多维高斯滤波预处理,所用公式为:式中,表示点云数据中每一个点对应的维度为4的向量(g,y,z,d),g表示该点对应的rgb值,(y,z,d)表示点在空间中的坐标,为所有向量的平均值,∑为所有向量的协方差矩阵;步骤1-2,利用置信区间计算公式对点云数据进行参数估计,获得目标物体的坐标信息,包括目标物体中心点及分布范围,置信区间计算公式为:式中,为多维高斯滤波后的点云数据中每一个点对应的向量,α=1-置信度,n是样本个数,n-1为“自由度”,s为多维高斯滤波后的点云数据的标准差,为t值,根据其分布表可得为置信半径;步骤1-3,基于步骤1-1滤波后的点云数据以及步骤1-2点云数据参数估计结果,构建目标物体空间模型;步骤1-4,利用深度神经网络对所述目标物体空间模型进行池化、连接以及回归处理,识别出目标物体的类别。进一步地,步骤1-4中所述深度神经网络具体采用darknet-53的网络结构。进一步地,步骤3中根据所述双机械臂空间xacro模型和目标物体空间模型,计算双机械臂的运动轨迹。
本发明属于机械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六轴机械臂。背景技术:机械手是能模仿人手和臂的某些动作功能,用以按固定程序抓取、搬运物件或操作工具的自动操作装置。机械手是早出现的工业机器人,也是早出现的现代机器人,它可代替人的繁重劳动以实现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能在有害环境下操作以保护人身安全,因而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冶金、电子、轻工和原子能等部门。在工业制造领域中,工业机器人主要运用于自动化生产线中的点焊、弧焊、喷漆、切割、电子装配及物流系统的搬运、包装等工作。机械手臂的灵活性主要取决于各个手腕关节处的灵活性,而整体机械手臂运行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则取决于底座内底盘旋转蜗轮轴与驱动臂座,两者是整个机械臂的基础,对于整个机械臂稳定工作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而驱动臂座在旋转蜗轮轴的驱动下能绕蜗轮轴转动从而带动其他机械手臂的转动,在工作过程中,蜗轮轴的转动频率高,但是机械臂蜗轮轴的密封性能组在缺陷,使得外界的灰尘和水分进入到结构内部容易导致轴承与蜗轮轴之间发生摩擦,极大的降低蜗轮轴与轴承的使用寿命,增加成本,同时,一些密封件在安装效果不稳定,且一些密封件的拆装不方便,增加工作者的拆装难度,影响使用。如东大元机械臂,服务到位无忧购。
随着现代人工智能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视觉技术和计算机计算能力的快速发展,机械臂技术作为日常生活及科技发展中多种技术的综合体相应地同步快速发展,并且在工业生产、生活服务、科学实验、抢险救灾和太空探索等领域广泛应用且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单机械臂控制系统受环境和自身条件的制约,很多工作任务都难以完成,从而使用复数单机械臂,但同时导致单机械臂之间结合性下降。与此同时,传统机械臂缺乏合适传感器导致无法做到更加的拟人化、多能化,且并不能够一起协同安全地完成工作任务。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深度视觉的双机械臂控制方法。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基于深度视觉的双机械臂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利用rgbd深度摄像头采集某一目标区域的点云数据,根据点云数据构建该区域中目标物体空间模型,同时识别目标物体的种类,并根据种类判断该物体是否属于待操作对象,若是则执行步骤2,否则对下一目标区域执行该步骤;步骤2,建立双机械臂空间xacro模型,并在该模型所在空间拟合添加所述目标物体空间模型;步骤3,根据所述双机械臂空间xacro模型和目标物体空间模型,计算双机械臂的运动轨迹;步骤4。 机械臂操作安全,如东大元保障生产者安全。江苏皮带输送机械臂
机械臂灵活性高,如东大元应对各种场景。上海小型机械臂
所述机械爪和第二机械爪上设有防腐涂层和耐磨涂层。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的摆动液压缸使得液压式机械手可以在底座上进行水平方向的旋转,扩大了装置的适用范围。2、通过设置的旋转装置可以使得液压式机械手在竖直方向上进行旋转,方便机械手对物体的夹持。3、通过设置的伸缩装置可以使得液压式机械手上下移动,扩大了使用范围。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图1中,1、底座,2、摆动液压缸,3、机械手,4、支撑板,5、输出轴,6、固定支撑臂,7、滑动支撑臂,8、液压伸缩装置,9、伸缩杆,10、液压缸,11、连接板,12、连接板,13、水平支撑臂,15、轴承,16、旋转装置,17、旋转油缸,18、伸缩轴,19、轴承,20、第二连接板,21、水平旋转臂,22、机械手臂,23、基座,24、液压伸缩装置,25、液压缸,26、伸缩轴,31、连接杆,32、第二连接杆,33、主连接杆,34、机械爪,35、第二机械爪,36、连接臂,37、第二连接臂。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及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压式机械手。上海小型机械臂
如东大元自动化设备厂免责声明: 本页面所展现的信息及其他相关推荐信息,均来源于其对应的商铺,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该信息的来源商铺所属企业完全负责。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核实后进行删除,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
友情提醒: 建议您在购买相关产品前务必确认资质及产品质量,过低的价格有可能是虚假信息,请谨慎对待,谨防上当受骗。